凤溪大道中段一条街的胃
温江区凤溪大道中段,论体量自然是大过小街小巷,严格意义来讲,不能算作“百米小街”,但确实值得单独一说。因为在这段车来车往的大道旁延伸出一条并肩辅路,沿辅路排开生长出很多老店,老牌的苗家筒笋鸡、凤点头肥肠鱼、藿香冷锅鱼、贵州王竹笋……
早在2004年,这里就逐步形成了美食街区,聚集了上百家老口碑特色餐饮。如果说温江有“美食之都”的美誉,那凤溪大道中段可以称为“美食腹地”。
这条街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喜爱的新店以及新业态入驻,比如卖咖啡的甘慧萍、做西厨的阿杜厨房,连郫都的三两cafe&kitchen 都把分店开来了。
第一次听见咖啡馆叫“甘慧萍”,觉得很新奇。放眼成都咖啡馆,其名字大部分都是外文或拼音缩写版。
忽然冒出一个以人名字命名的咖啡馆,作为消费者的我还有点不习惯了,瞬间联想起很久之前周杰伦的专辑——叶惠美。
甘慧萍咖啡,如同其名字具有一种只属于妈妈的朴素气质。老板@Ray 曾和母亲甘慧萍曾经在峨眉相依为命,后来因为母亲生病,母子俩常年与疾病为伍,直至2021年,甘慧萍床边仪器的数字均归零。
这家开了两年的社区咖啡馆,不大,仅容得下两张双人位小桌。吧台上摆着各种高达手办小摆件,墙上挂着咖啡豆包装袋,咖啡机上贴着小贴士,满打满的,使得甘慧萍充满日常的温馨。
咖啡馆卖意式,也卖手冲,手冲豆子不固定,能咨询咖啡师,也就是老板本人。价格从10元至24元不等,手冲视豆子而定。
而常规、燕麦奶、蜜瓜、橘皮,四款构成了Dirty系列,价格也在22至24元。胡思乱想的特调系列,价格都不贵,整体来说,甘慧萍咖啡很实惠,味道也不错。
或许是足够实惠、足够温馨,不时有客人逗留,像朋友般跟老板简单聊上几句。没什么特别的,无非日常问候。
甘慧萍最近在社会化媒体放出一则“闭店通知”,吓得老顾客们惊声尖叫。其实,甘慧萍咖啡即将升级2.0,新店在隔壁两步距离的位置,大致9月正式对外营业。当然,老店依然在营业中,欢迎去喝咖啡。
继续往前走就是阿杜厨房。阿杜厨房因纯白色的门头在旁边几家老店衬托下,显得特别清淡且极具神秘,还好有玻璃门上的英文“brunch coffee bistro”能提示路人这里是一家小巧而舒适的小餐馆。
阿杜厨房很小,正好是一间小型开放式厨房的大小。点餐台、操作台连为一体,对面仅能摆放四五张双人位餐桌。
餐馆采用预约制,老板@Duke 会根据顾客需求来提前准备食材,通常来说不接待临时的客人。但如果你像我一样闯入了厨房,恰巧老板也接纳了你,具体吃什么就要看老板手边还有哪些菜。
像我去的时候,午间用餐时段刚过,最后一桌客人离开,老板用手里仅有的食材为我做了蒜香青虾橄榄油意面、墨西哥鸡肉饼、经典凯撒沙拉、原味南瓜浓汤。
隔了一段时间回味,要说出每道菜的味道很难,却记得味道不错,沙拉里撒下的奶酪味浓郁,墨西哥鸡肉饼适口,再加上舒服的氛围,觉得是一家值得再来的小店。
虽然阿杜厨房小巧,放眼店里每一个细节都有把控的尺度,即便布置得轻简,却可以感觉到背后暗含的诸多小巧思。
@Duke 早在以前的餐厅就开始思考做一家属于自身个人的店,他一直在琢磨要开什么店,主打什么菜系,餐桌要怎么弄,菜要做什么样的……去年年前这个想法更强烈了。
但是,他担心这一切不能好好落实,害怕某一道餐的味道出问题,害怕大家不能吃得开心。
直到现在,他想明白:每个人关于食物的记忆都很多,但最美好难忘的那些往往都和食物味道本身没有过大关系。也就是阿杜厨房里,食物不会是主角,它只是一根纽带。
完美不存在,他却想尽力让每一道菜的味道完整,让每一张餐桌好看,只为了在用餐的时间里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更多的情绪。
入夏以来,阿杜厨房更新了新菜单,加入了适合夏天吃的清爽菜色,最近周六、周日还供应甜品,想吃的话提前预约。
在凤溪大道中段跟柳城大道西段交界的最头头地方,就是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了。这家店已经开了二十六年的样子,连着四五家铺面都属于他家,足以见得其受欢迎程度。
1999年,温江柳城老街开出一家“聚仁轩小火锅店”,后改名为“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”。都说老板姓罗,在家排行老四,街坊邻居爱喊“四婆”,店名就这么叫开了。
所谓“手提式小火锅”,其实泛指“拎起就走”的便携火锅形态,串串即是一种。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卖的便是串串。
或许,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一间间先后盘下来的铺面被覆盖着不同的店招,“罗四婆手提式小火锅”“罗四婆火锅串串”,其实都是一种。
据说,90%温江人都吃过这家店,很多人看见它从一间小铺子开到现在“感觉半条街都是它的”。话有夸张的成份,但罗四婆确实扎根温江稳扎稳打,才拥有现在的规模。
能在一个地方开二十多年的老店,无法靠网红流量,全靠口耳相传的口碑。罗四婆家的火锅料每天都现炒,菜品十分丰富,有一间铺面专门用来放菜品,两边贴墙各立两个保鲜柜,四个保鲜柜一起为好吃嘴供货。
仅仅是牛肉就能被罗四婆玩出许多花样,折耳根牛肉、香菜牛肉、芹菜牛肉、金针菇牛肉等。在串串店比较少能吃到海鲜,在罗四婆却能吃到新鲜带壳的鲍鱼,烫番茄锅、菌汤锅,肉质弹嫩,在嘴里咀嚼很是鲜甜。
阿杜厨房过来的转角处是藿香冷锅鱼。傍晚时间段,藿香冷锅鱼一前一后两爿铺面灯火辉煌,店里是涌动的人流、鼎沸的人声。
这次专门挑了工作日,饭点过后店里还是坐着几桌客人,嬢嬢们在堂内有条不紊地递递调料、饮料,见来客马上安座。
堂内有一口四房鱼缸连通后厨,空间窄小的缸里挤满了身形彪悍的鱼儿。缸和鱼明显的不适配,说明鱼不会久养,仅仅是享受短暂的收容,大抵挨不过当天,就会变成锅中美食。
在藿香冷锅鱼,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选鲫鱼、黔鱼、白鲢、耗儿鱼,以及美蛙。价钱不同。既能现场单点,也能大众点评团购套餐。鱼都是现杀。
两人黔鱼套餐,104元,包含:黔鱼2.5斤、5样自助素菜、2听雪碧、1份奶香馒头,还有锅底、蘸碟、2份米饭。
藿香冷锅鱼的藿香,主要放进蘸水做佐料。新鲜的藿香被切碎,抓一大把盛放于碗中央,跟黄豆、秘制辣酱、蒜粒等堆叠,就等滚烫的原汤浇给让所有的佐料融为一体。很清爽。
这是温江人吃了20年的藿香冷锅鱼,很多食客来打卡。如果到温江,不妨尝一尝,不过得认准——藿香冷锅鱼(老店)。
藿香冷锅鱼隔壁是苗家筒笋鸡,他家也是温江当地非常有名的一家老店,跟藿香冷锅鱼一样开有20年时间。所谓“筒笋鸡”既是店家名字的一部分,也是镇店的一道特色美食。
他家的竹笋是笋干发泡而成的,并不是鲜笋。有人喜欢吃鲜笋,而烧菜、焖菜还是发泡的笋干最好。苗家筒笋鸡选的筒筒笋比较嫩,没太多粗粝、多纤维的部分,便没有卡牙齿的苦恼。
筷子一捞,嘴巴一抿,被切成筒状的竹笋在嘴巴里爆破,藏在笋节里的热烫汤汁涌进嘴里,很是刺激。
另外,他家选用的鸡肉很大块、很紧致,不是那种很柴的肉鸡,浸润着汤汁的肉块在嘴里翻滚、撕扯,瞬间化为软烂的肉渣随着吞咽的动作进入食道,坠入胃部,也免去了太多塞牙的问题。
烧烤店的门头上,除了“TwoFat汁味烧烤”几个大字,底部还有一排小字:100%新鲜。小店的烧烤制作的步骤非常透明。
门口摆着的烧烤架,专人打理,只烤五花。制作区域不过三五步,工作人员有序在其间流转。在他家点菜,不要自己拿菜,菜单上勾选即可。
特色烤五花吃上一口,便可以感觉到其火候掌握得很好,在折耳根蘸水里再次翻个面,更添风味。
和牛肉的肥瘦相间则是另一个版本。带着炭火香的和牛肉,肥肉部分的油脂会在口中炸开,瘦肉部分则很嫩,每一口都很满足,搭配醋泡蒜更佳。
烤茄子拿豇豆肉末做码子。摊开的茄子上没有蒜蓉,只盖了一层厚厚的豇豆肉末,份量给得相当扎实。
绵软的茄子与带点儿泡椒风味的豇豆肉末混合,越吃越开胃。还有烤鲜虾、猪脆骨和鸡翅都是不容错过的烤物。
凤溪大道中段藏着许多宝藏,这里既能找到26+岁的温江老店,能吃到本地口味的美食,大江鱼头火锅、五味抄手等,也能觅到年轻人时下最爱的咖啡(最近又新开了Her Cup)、融合菜,新与旧共存共生的状态勾勒出凤溪大道中段的多元,也展现出这条老街的生长轨迹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今年首个诺奖得主之一或还不知自己获奖,同事:他正“远离尘嚣”,我们联系不上
纽约2名少女疑因地铁冲浪身亡,去年因涉嫌 “地铁冲浪” 被捕人数达229人
荣耀终于“妥协了”,16GB+512GB降至1614元,顶配版“清仓”开卖
晚年苦不苦,要看五十五,人到55岁,还没拥有这三样东西,晚年多半凄凉,别不当回事
拉基蒂奇、布斯克茨、阿尔巴退役,巴萨上次欧冠夺冠首发仅剩特狮+MSN现役
伊姐十一热推:电影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;电影《毕正明的证明》......